之前有一篇文章说过社保的本质:社保本无罪,只因它是税,虽然很多企业不规范,但大家还是优先保证税规范,然后才顾得上社保。
但社保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那种,一旦有员工举报,你绝对没跑。
所以,社保这门课,会计们一定要懂一些,首先要明白哪些人需要交社保,哪些人不需要交社保。
其实原则就一个:企业跟他人具有实质劳动关系的都要交社保,否则可以不用交。
那什么才叫具有劳动关系呢?
一般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就需要缴纳社保,工资、个人所得税、社保这三项应保持一致,但是以下十类人,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1) 返聘退休人员
原因: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所以,退休返聘人员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已经依法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意味着与新单位不属于劳动关系了(不受劳动法的影响,因此就不需要缴纳社保),而是劳务关系。
不过也有些企业与退休返聘人员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不过不用交社保而已。
虽然一般情况下退休返聘人员无需缴纳社保,但也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如果退休返聘人员与单位之间仍然保持着劳动关系(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且其社保缴费年限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年限,那么他们仍需要继续缴纳社保,直至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
但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虽然公司与退休返聘人员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对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并非按照劳务报酬代扣代缴个税,而是按照工资薪金代扣代缴个税的。
(2) 未毕业的实习生
原因:实习生与第三方学校存在归属关系,所以用人单位只能与其签订劳务合同(或实习协议),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注意事项:一旦当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即建立了劳动关系,实习生就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就要为其缴纳社保。
或者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依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具体比较繁琐,有兴趣可以自查。
即在符合存在实质劳动关系法定情形之时,实习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就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即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为实习生缴纳社保。
(3) 总承包方派遣人员
总承包方派过来的人员已经与总承包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与总承包方存在归属关系,分包方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原因:你不是我的人,社保也不归我管。
(4) 停薪留职人员
如果职工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停薪留职协议,新用人单位在招聘该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
有人管你,我不管。
(5) 协保人员
协保人员是指与原单位在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保关系的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社保关系都在我这里,我就不用管了。
(6) 非独立劳动的兼职人员
兼职人员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均由工作单位办理,和兼职公司无关,因此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
主业单位管了,副业单位就不管了。
(7) 聘用劳务派遣人员
派遣人员已由劳务派遣公司缴纳社保,企业可以不用为这部分人员缴纳社保。
原因:劳务派遣人员属于劳务派遣公司的人,缴纳社保的义务也是劳务派遣公公司的。
(8) 个体户外包企业业务
将生产线上的员工以组为单位成立个体户,员工工资转为个体户经营所得,而无雇工的个体户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无需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已经由劳动关系(内部劳动关系)转换成了劳务关系(外部劳务合作),自然也就不用为其缴纳社保了。
(9) 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薪,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每日平均工作时长不超过4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24 小时的用工形式,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 按照《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结论: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在法律上得到了明确的规范与保护。
一方面,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承担相关费用。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当为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10)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
原因:
在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并不是传统的劳动合同关系,而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企业当然不用为其缴纳社保,灵活就业人员都是自己选择灵活就业社保,只有养老和医疗两种。
本文来源:极简会计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用户投稿及网络转发,因信息来源复杂,无法逐一核实版权归属。如您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mail@weikekeji.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依法依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删除相关内容)。转载请附带文章链接:https://www.renshebao.com/s/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