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万以下基本不缴税,如何申报能够减免个税?快来看看吧

每年三四月份,个税年度汇算成热门话题 —— 有人晒退税到账,有人因补税发愁。这背后是个税制度的现实:年收入 12 万元以下群体,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我国个税制度设计与执行的直接体现。​

从数据看,个税负担呈现 “少数人承担多数” 的特征。国家税务总局 2021-2024 年数据显示,年收入前 10% 的高收入群体,缴纳了全国近九成个税;2024 年更明显,年综合所得 12 万元以下纳税人占申报总人数 78.3%,仅贡献 4.2% 个税;而年综合所得超 50 万元的纳税人,虽仅占 2.1%,却贡献 52.8% 个税。​

这源于 2019 年个税改革后的制度设计。我国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工资薪金等四项收入纳入综合所得。每月 5000 元(每年 6 万元)的起征点,加上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让中低收入家庭税负大幅减轻。比如年收入 10 万元者,扣除起征点和 3 万元专项附加后,应纳税所得额仅 1 万元,按 3% 税率缴税 300 元,若预缴过多还能退税。​

这种设计符合累进税制原则 —— 能力越强,纳税越多。国际上,美国前 1% 富人缴纳 40% 个税,德法等国也类似。我国通过个税调节收入分配,2023 年基尼系数 0.463,较无税收调节时已有改善。​

2025 年个税制度持续优化。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扣除,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家庭负担。同时,税务部门加强高收入群体监管,2024 年查处的涉税案件中,高收入群体偷逃税占比 68.7%,涉金额超 280 亿元,堵住征管漏洞。​

需注意的是,12 万元以下无需缴个税,不代表完全无税负。他们消费时缴增值税、购房缴契税等,个税只是税收体系的一部分。目前我国个税占税收总收入约 7.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25%-35%,未来可通过规范高收入群体纳税、完善征管提升,而非增加中低收入者负担。​

数字经济下,网络主播、自媒体等新收入形式的个税征管成新课题。2025 年数据显示,1.2 亿人次通过手机 APP 完成个税申报,73.4% 为退税,人均退 1247 元,体现征管便民化。​

个税制度不仅是财税安排,更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让中低收入者享红利、高收入者尽责任,既符合公平原则,也契合发展规律。你对当前个税制度有何看法?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欢迎分享观点。​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用户投稿及网络转发,因信息来源复杂,无法逐一核实版权归属。如您认为本网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邮箱mail@weikekeji.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依法依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删除相关内容)。转载请附带文章链接:https://www.renshebao.com/s/1495.html

(0)
社保知识分享的头像社保知识分享

相关推荐